边的一户妇人倒是不耐烦地探出了头:“敲什么敲,一大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林知清眼疾手快地递上了一小块碎银子,打听起来这第一户人家的去向。
那妇人见了银子,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啧啧,你来得太晚了,这家的男人前几年喝酒喝死了,只剩个耳聋的老娘,前不久也死了。”
这不算是个好消息。
林知清将那人的名字从名单上划去。
随后,马不停蹄去了城郊的一户农家,寻找第二个眼睛瞎了的伤兵。
这一次,她们甚至还没进那个小村子,便退了回来。
因为名单上写着的地址,已经烧成了灰烬,里面的人自然也烧死了。
据周围的人说,火之所以烧起来,是因为瞎子看不到火星子落到了柴房的一角。
而后,林知清又去了第二户,第三户人家,可直到跑完了数十户人家,她始终没有同任何一个伤兵打过照面。
林泱泱累得躺倒在马车里:“清妹妹,这些人确实太惨了。”
“打了胜仗又如何,他们有的失了眼睛,有的丢了手臂,连基本的生活都保持不下去,这般待遇,以后谁还敢往军营跑呢?”
林泱泱平日里从不曾接触过百姓疾苦,如今心里那是又气又无力。
林知清翻了翻手中的册子,心里头同样不好受。
她发现了一个问题。
随着时间流逝,这几年陆陆续续都有兵士死亡或举家搬迁。
搬迁的也就算了,但死亡的理由却千奇百怪。
酒喝多了栽进了水缸当中。
眼睛瞎了活活被烧死。
腿脚不便掉入了河中。
……
这般看来,能寿终正寝的甚少。
“堂姐,他们死得太过悲凉,朝廷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