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肯定又被家志接了,他已经有17亩地了,再接了永锋的,可就20亩了,我们还才9亩多地呢。”
易定干最近七八天也卖了有四千多块钱,地里也还有菜,资本很厚。
陈家芳最终也同意了下来。
当天早上,两家人就谈妥了转让价格,等下午时,戚永锋和黄娟两人就到陈家志地里干活。
陈家志把7号的5亩地分给了戚永锋和黄娟,两人只管种植和收菜,卖菜由陈家志统一负责,即使这样,两个人还是很难管理好5亩地,需要陈家志全程协助和指导。
赶工时还要额外请临时工。
暂且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基层管理人才。
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还是分班组,打药的负责打药、间苗的间苗、收菜的收菜~
这样分工不容易出错。
一般不会出现打药直接把菜干死了、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收菜质量不合格等情况。
但现在面积还小。
也缺乏基层管理人才。
几个合适的人选里,易定干现在也痴迷于做大做强,李明坤和郭满仓两个老鸟也长期有少量菜卖,只有菜鸟菜农戚永锋倒下了。
暂且先培养。
等过一年有经验了,有了基层团队,扩张速度还能更快一些。
因为地多了,天气又热,菜苗一天至少要浇两次水,还有间苗、收菜等活,导致7号地的开垦一直不快。
有了戚永锋夫妻的加入后,两人当天就一锄一锄的开始翻地。
只是全靠人工翻地,不仅效率慢,人还累。
而且,现在17亩地,算上敖德海、敖德良、戚永锋三对夫妻,以及他和李秀,也才8个人。
不够。
种叶菜和农村种地有农忙农闲不同,在花城种菜只有农忙,没有农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