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
自修行以来,他就许多许多次都想多了。
但心怀警惕这个事儿,你九十九次做到了,凡有一次没做到,便不算是真的警惕。
因而陈叙永远保留被害妄想的作风,做好随时可以发动神通离开幽冥的准备。
而后陈叙问:“前辈记起了一些什么?”
“我记得,我生前曾有过一个妻子。”对方说,“她、她不是人。”
“什么?”
“她是狐妖,她有妖气,她的妖气甚至破坏了我万邪不侵的法体,使我抱负未成,便先离世。
因而我才忘记得格外多,比他们忘记的……还要多。”
英灵口中说着自己离奇的生前往事,情绪却没有太大起伏,只又道:
“现今我记起了一些,却有些想不明白。
我一生怀有极大抱负,欲得逢明主,匡扶社稷于危难。
又究竟是什么?竟令我甘愿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妖为妻,即便被其损伤法体也绝不分离。
我不信是因为被狐妖迷惑,我乃大儒,若非我心甘情愿,谁能惑我?”
他是大儒。
是大儒英灵!
仅只是“大儒”二字,竟自有一股说不出的慑人气势自冥冥中蓬勃生发,令人内心莫名震撼。
陈叙再看眼前英灵,但见其形貌模糊,轮廓间却似有矫矫风度。
陈叙信了他那句话:他是大儒,若非他甘愿,谁能惑他?
联想对方先前说过,自己是三百年前的英灵。
三百年前,又有哪些大儒曾名传世间?
三百年前,明明是大黎国运最盛的时期,又为何会有“匡扶社稷于危难”之说?
陈叙回忆自己学过的本朝历史,说实话,不多。
他最开始在镇上的学馆读书,夫子其实也只是一个童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