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套路,似曾相识?
眼看众人就要在几名驿卒的殷勤指引下走进驿站,伍正则忽然说:“请问,帮我们订房间的那位……订了几个房间?”
黑脸驿卒笑呵呵说:“回先生话,自然是八间上房,还有一间稍房。”
县学一行一共十一人,五个赶考的学子,一个陪同的王墨川,加两名夫子,三个车夫。
八间上房一间稍房,可见是学子和夫子们各自单独住一间,三名车夫则合住一间。
这个安排果然是极为周到妥帖,伍正则沉吟了一下,却说:“八间上房,堪称宽裕。大家同为赶考学子,理应谦让互助。
我们不如便腾四间房出来,让给那边几位兄台。
你们意下如何?”
最后这一句,他问的是学子们。
大家一听,哪里有不答应的?
这可是结交同道,展示仁义的好机会。
众人才刚刚被吹捧为大才,此时若不胸怀大度,简直都要对不起驿卒的一番吹捧。
“愿听夫子所言。”
学子们纷纷道。
济川县众人的大度之举使得对面争吵的几名学子一时动容,没料到事情竟会有这般变化。
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虽是神态各异,有人迟疑有人欣喜,但片刻后,几人到底还是一并上前来向济川县众人道谢。
道谢过后,又互相交换了一遍来历。
原来这一批学子是青岩县来人,只不过他们不曾在县学读书,而是相邻几个乡镇的读书人互相约在一起,结伴前往府城赴考。
济川县同样有这样的情况,县学名额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童生都收纳。
能入县学的,要么是有家世根底,要么就是如陈叙一般,曾经在县试中拿过案首。
或如徐文远这般,因刻苦异常而入了上任训导的眼,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