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损耗的亦或消耗的部分,全都得由役户补足。
所以只要被点为役,通常都是破家之祸。在确定无法补窟窿的情况下,役户便会当逃民,免得落罪为奴受折磨。
逃民留下来的土地,当然是由官府发卖,豪族便借机购地。
这也是各郡官吏最常用的方式,当地豪族通常也都会配合着一起干。
最容易被点为役的,就是那些家里有些田产,但却没什么背景势力的中等户。
——既符合朝廷‘下户不征’的政策,又能逼得他们破家卖地。
而豪门大户,在买下土地的同时,甚至还能以‘贡献钱粮补足缺额’之类的方式邀个良善之家的名头。
豪族能获得土地,官吏能完税并大捞一票,而那些失去土地的流民,会被豪族再次招揽,成为家奴或佃农。
而那些拼命努力从贫户再次奋斗到中户的,又会再次被点为役,重新回到赤贫……
各地方式不同,但结果类似,都是使原本有地的中农成为赤贫流民,然后再让他们去租种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地,若是经过奋斗再次拥有了自己的田地,又会再度破家……这便是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未曾变过的轮回。
草民们如果不想这么轮回,那便只能造反。
这些年各地时有叛乱,其实大多都是这个缘由。
公孙瓒早年在辽西当过上计,也就是郡内的财税审计负责人,每年都会到雒阳上报郡内财税,他对这些事当然很清楚。
不过,看公孙瓒的态度,似乎并没把这些当回事,反而视为机会。
他应该是早就习惯了。
刘备以前在书本上看过这类事情,心里有概念,但书本上看到的文字和眼前看到的流民,完全是两码事。
刘备没法习惯。
……
一路无话,行至中山南部,与常山郡交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