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决定,给孙子兵法正个名,让它恢复应有的地位。
“孙子兵法是兵法,但又不仅仅是兵法,它是一门学问,是道。”
“想成为统帅,不一定必须学习它。但能学懂它的,一定可以成为统帅。”
常遇春眉头皱起,质疑道:“你要说别的学问,我保准不抬杠。”
“但你要说到兵法,我得说几句。”
“既然孙子兵法那么厉害,为何大家都不重视它?”
马钰解释道:“不是大家不重视,而是现在的人不重视。”
“准确说,秦汉隋唐时期孙子兵法都是兵家必读之书。”
“唐太宗对其的评价是:孙武十三篇,尽以为兵书之圣典,世无可逾者。”
“从宋朝开始,才不被人重视,甚至遭到了批判。”
“从此孙子兵法就成了二三流的兵书。”
常遇春惊讶不已:“还有这种事情?宋朝人为何批判它?”
马钰说道:“这和孙子兵法的内容有关,其书只讲道而不讲术。”
见常遇春一脸迷惑,他又解释道:
“它只讲宏观的,战略上的道理,而不讲具体该怎么打仗。”
“比如它告诉你,上兵伐谋。可是如何用谋,它不说。”
“比如可以截取别人的粮道,但它不告诉你如何截取。”
常遇春眉头皱的更紧:“那这书有什么用?”
马钰顿了一下,换了个角度说道:
“它能告诉你,什么样的仗可以打,什么样的仗不能打。”
“要如何用战场外的因素,干扰到战场内,增加胜算。”
“它还可以告诉你,作为一个统帅,如何从全局考虑,决定国家的军事战略。”
常遇春震惊的道:“天下竟然还有此等奇书?那我必须要拜读拜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