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问题:
“如果有人打着天赋人权的名义,反对朝廷礼法怎么办?”
我的权利是天给的,你们凭什么剥夺?
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
但马钰却知道,朱元璋真正想问的是什么。
皇权。
既然人权是天赋予的,你皇帝凭什么高高在上,凭什么管我们?
说白了,这个问题真正的核心是,新思想如何确保皇权。
早有准备的马钰不慌不忙的道:
“天子,代天行道。”
朱元璋追问道:“何解?”
马钰解释道:“天不可能亲自管理众生,就需要一个人代替祂行使天道。”
“于是就有了君主,这就是天赋君权。”
“所以君主管理众生的权力,来源于上天。”
“要管理众生,自然就要制定礼法制度。”
“就以赋税为例,之前我们说过,赋税的本质是财富再分配。”
“可是问题来了,朝廷凭什么征收赋税?”
“老子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都有私心,每个人的天赋都有差异,所以财富必然会向少数人手中流动。”
“总有一天,少数人手中的财富,会超过大多数人所拥有的财富。”
“到时候没有财富的人就只能饿死。”
“但天怎么可能会看着百姓饿死呢?所以就赋予了公权二次分配财富的权力。”
“损有余,就是问有钱人征收赋税。”
“补不足,就是用赋税来救济穷人。”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代天行道。”
听到这里,朱元璋既惊讶又高兴。
他怎么都没想到,马钰竟然会从这个角度,来解释老子的‘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