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派遣的工匠到达。
这些都是工部最顶尖的工匠,也可以说是当世最优秀的工匠之一。
有了他们的帮助,很多之前没有头绪的问题,莫名其妙就解决了。
问工匠,他们自己也直挠头。
倒不是他们想藏私,而是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们只是单纯根据经验,觉得这么做或许可行。
然后就行了。
马钰心中感叹,这就是没有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弊端啊。
工匠们都是靠着经验在做工,而且他们的经验也没办法有效的传承下去。
很多技术,真的就是随着匠人的死亡而失传。
等算学打下一定基础,有必要将学科体系给弄出来了。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还是先把机器弄出来。
在专业工匠们的帮助下,第七天,第一台真正实用的脱籽机终于制作完成。
这个机器非常简陋,主体结构就是一个木架子,两根儿臂粗的滚轴,再有一个动力轮。
再加上一些辅助用的小零件。
为了节省力气,马钰还特意设计了一个齿轮结构。
大的动力轮轻轻转动半圈,两根滚轴就能转动几十圈。
一人转动动力轮,另一个人把籽棉一簇一簇的放进滚轴里。
滚轴会把棉絮带走,从另一侧吐出来。
棉籽则会留在滚轴的这一边,并落在下方的筐子里。
虽然一次不能填太多籽棉,否则会被卡住,但效率也比手工脱籽快了千百倍。
马皇后是亲眼见证了脱籽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依然感觉不可思议。
就两根滚轴,就能轻松的把棉籽给脱掉?
她不禁再次回想起马钰之前说的那句话:
这就是提升生产力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