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高老师大手一挥:“上菜!”
他这一嗓子喊完,早已准备妥当的后厨里顿时忙碌起来,十多名服务员端着菜盘子来来回回。
一道道硬菜流水一般被端上了桌。
“酱肘子!”
“整只的烧鸡!”
“红烧大鲤鱼!”
“我靠大鹅!”
“好家伙,这是辣椒炒肥肠啊!”
每上一道菜便引来几声惊叹。
你还别说什么土包子、没见过世面,这是1983年,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还吃不饱饭呢,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一回肉。
即便是京城,也没几户人家餐桌上每天都能见到荤腥。
都说这可是京城啊,首善之都,当初那么困难,举全国之力也要率先保证京城的副食品供应,作者你不了解情况,根本就是在瞎写。
我可去你奶奶个腿儿的吧!
门头沟大兴庄饿死人那一幕你是没看到!
像高远结婚,一桌16个菜两个汤,大部分还全是肉货,搁前几年要有人敢这么造,会拉出去枪毙的!
你从哪弄的鸡鸭鱼肉大肘子?
占没占公家便宜?
计划外的物资,是你想弄就能弄的?
真当组织上有眼无珠呢。
高远能操办这么一桌酒席,也是沾了北影厂的光。
老厂长明年就要退了,他拍板,高远同志和李健群同志的婚礼,是我作为证婚人的最后一场了,远子是我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跟我的感情自不必说。
健群也是在我的任期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成为厂里的顶梁柱的。
婚礼办得热闹一些,酒席弄得丰盛一些,谁敢有不同意见,让他把怒火朝我发!
老厂长动用了一些关系,搞到了食材,这才是高远敢于大操大办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