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方案,正式上映前不是要召集各路诸侯来京看片嘛。”
“哟,这时候你想起我来啦……诶,不对,你那制作完成的片子可都是提前支付过收购款的,老东西,你说,你又打什么坏主意呢?”
“哈哈哈哈……我能打什么坏主意啊,你这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可少来吧,咱俩相识都多少年了,谁不知了解谁?你要么痛痛快快地说,你不说我就挂电话了,我很忙,没时间跟你这儿玩你猜我不猜的幼稚游戏。”
汪阳咂巴下嘴,说道:“好吧,我直说了,我是想着,这两部片子能不能按照改革后的方案来进行操作啊。”
丁达明勃然大怒,“你想都不要想!门儿都没有!”
“诶你别生气嘛,你就不问问这是谁的片子?”
“谁的?谢铁骊还是谢添的?或者是你那宝贝疙瘩一般的四大帅的?”
“高远的本子,好为同志和文化同志执导的片子。”
“高远,就是你拉拢过去的那个北大才子?写《瞧这一家子》的小伙子?”
汪阳笑道:“没错儿,就是他。”
丁达明不得不慎重起来,小伙子一部《瞧这一家子》卖了400多拷贝,创下了动乱结束后国产影片卖拷贝的最高纪录。
虽说眼下统计拷贝销售数量多少,通常以35mm卖了多少为标准,因为在电影院放映的拷贝尺寸都是35mm的。
16mm的面向小型影院的放映厅的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不会被统计在列。
但《瞧这一家子》35mm的拷贝,也卖了将近100套啊。
销售量相当喜人了。
也说明了小高同志创作的故事如春雨般滋润着亿万观众的心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
谁又敢保证,他下一部作品就不能打破自己创造的记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