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亮如鸡油,弘治娇黄釉无疑。
虽无龙纹,但目测一下,原器比合碗大许多,即便不是罐,至少也是尊。
再看另一半,典型的弘治黄底青花瓷:釉色柔和,釉质肥厚,青中泛灰,呈现出独特的玉质感。
再看纹饰:花中有龙,线条纤弱,笔法洒脱,且透着几份随意,与桌上那只碗别无二致。
翻了翻,林思成掏出底座,果不然:大明弘治年制。
弘治娇黄釉琵琶尊,弘治黄地青花穿花龙纹大罐?
前者还好,特别是后者:工艺源自成化斗彩,故称弘治斗彩。就凭这个底儿和那条龙,这半匣瓷片都值二十万。
要是能拼出来,不比王教授的那只合碗的价值低,少些也值上百万。
所以,哪怕这箱子里的瓷片不太全,也要买下来。
大致翻了翻,没发现真中混假的现像,林思成伸出手,准备问问价。
而袖子都捋了下来,他又突地一顿。
弘治娇黄釉琵琶尊,弘治穿花龙纹大罐,弘治娇黄釉合碗……哪来这么多弘治御器?
关键的是,没丁点的沁斑,说明这三件,没有一件入过土?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成色……不出意外,这方砚与琵琶尊、龙纹罐、合碗是同时代的东西。
精确一点:一直都在一块儿……
再看那方砚:同样没入过土。
再看那张字帖:李东阳《木斋先生将登舟以诗见寄次韵》!
李东阳是谁?
弘治年间尚书、阁老、文渊阁大学士。
木斋先生为庄昶,弘治年前任南京吏部郎中,与李东阳是同乡,更是至交。
弘治初,庄昶的女儿嫁人给了时任山西参政(从三品)李俊的儿子。
李俊是岐山人,墓在离这儿不到十公里凤鸣岗。山上还立有祠: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