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挺简单,闲着也是闲着,王齐志又问了问:“那樽倒流壶,是怎么骗过碳十四和热释光等测年仪器的?”
“利用原子同位素的辐射衰变特性!”
王齐志点点头:“原理我懂,我问的是文物贩子怎么瞒天过海的?”
林思成摇摇头:“我不知道!”
王齐志半信半疑:“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敢抡起凳子就砸,把两个“香港客商”打进医院?
林思成确实知道,但他不能说,因为技术过于超前,特别是热释光。
说简单一点:瓷土中的石英、长石、方解石等晶体都具有吸收射线能量的特性,但温度达到800度以上,辐射能量会全部释放。
等于入炉烧过之后,瓷器中的所有射线能量归零重置,然后,矿物质晶体中又会以恒定速率吸收。时间越久,吸收的越多。
热释光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取样加热,温度控制在500左右,使晶体缓慢释放能量,然后检测射线能量总和,继而计算瓷器的烧制年代。
赝品是刚烧的,其中自然没有什么射线能量,那怎么骗过仪器?
加一点正处于衰变期的矿物元素就能搞定,比如贫铀。加的越多,仪器计算出的年代就越久。
但有技术门槛,而且非常高,国内懂得人不多,干的人几乎没有。
所以林思成怀疑,那樽倒流壶十有八九,是国外哪个实验室的产物。
不奇怪,这样的东西,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大概到15、16年,唐三彩、元青花整船整船的往进拉……
王齐志再没有追问,林思成有条不紊的走着过场
“清康熙仿明永乐‘胡人乐舞’马挂瓶,辐射值0.09微……”
“明周文靖《古林寒鸦图》,0.005……算了,忽略不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