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两天!”
要这么久?
林思成左右瞅瞅,指了指工具箱:“师傅,要不,我自己来?”
年轻人,没一点耐心,你行不行?
心里这样想,师傅还是点点头,一样一样的拿工具。
“东西肯定是老的,少说也有五六十个年头。没好好保养过,所以才积了这么厚的老浆……”
“这么久,竹杆的老化程度估计不轻,得先用软毛刷,还不能太用力……”
师傅絮絮叨叨,林思成不停点头,但拿的不是毛刷,而是棉布。
“咕咚”一下,一瓶核桃油全倒了上去,然后往竹杆上一裹。
鉴定师傅一脸幽怨:这小伙,主打一个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那你点什么头?
但别说,还挺懂行。
差不多三分钟,林思成解开棉布,捻起一枚刻针,一挑一块,一挑一块。
鉴定师傅又惊又奇:这小伙何止是懂,手法不要太熟练?
胆也够大,难得的是手稳。
暗暗夸赞,老垢一块一块被挑开,露出的字也越来越多,郝师傅一字一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戊辰年冬月园客作于左京,赠秋明先生。”
戊辰年冬月……如果秋明先生是沈尹墨,那肯定是1928年11月。
但左京是哪?没听过。
园客是谁,更不知道。
不记得哪个书法家用过这个字号,不然不至于想不起来。但是这字,又绝非籍籍无名之辈?
而且十有八九是雕刻名家。
但可惜,看了好久,郝师傅也没看出个所以然。他搓着下巴,咂吧了一下嘴:“小伙子,你这一千块钱不好赚啊?”
林思成忍着笑,点了点头。
要那么好赚,这东西流落不到地摊上。
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