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清妖 > 第八十六章 能打招呼吗?

第八十六章 能打招呼吗?(3 / 4)

,教育这一块扬州也要好过淮安,所以没必要转学。

第二位实权官是正五品的高邮知州甄佑乾大人。

也不知甄大人他爹怎么给儿子起的名,乍听跟真有钱差不多。

去江西当知县的前任江教授留给赵安的照顾名单中就有甄公子的名字,拟内定为第十七名,也就是甲等。

另外两位则是正七品的仪征知县刘松涛大人,从五品的都转盐运使司副使马维军大人。

四位大人独一档,名字分别被赵安打了个圈。

第二档是品级不高但有实权的基层官员。

以七八品为主,其中跟盐业有关的运判、盐课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巡检也被赵安圈了名字。

第三档则是品级不高也没有什么实权的,什么吏目、仓大使、河泊所大使的。

对第一档的那四位实权人物,赵安必定是要巴结的,因为他的贩私盐买卖需要这四位给予方便。

第二档的基层官员则是必须要收买拉拢,甚至不排除拉他们一起干。

第三档的官员嘛,校长大人太忙没时间找他们,他们要是关心孩子学业主动来找校长大人,吃顿便饭还是可以的。

不拒人千里之外是赵安前世就养成的良好作风。

眼下离府试没几天了,学生家长们又散在各地,不可能一个电话就坐小车赶来开家长会的,所以赵安打算等府试结束抽空搞个联谊会,提前通知,确保需要巴结和拉拢的家长们都能抽出时间来同他这个府教授深入交流一下。

被知府大人内定府案首的两淮盐运使家的公子不在府学读书,那小子是在家里上的私人家教,只是在扬州参加童试而矣。

原则上是不允许异地考试的,但原则这东西有的时候也不太好讲原则,只要阿公子参加乡试时不用民卷用官卷就行。

清朝官员子弟和平民子弟考的不是同一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