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光茶就喝了三大壶,好在收入可观,上任规收了将近五百多两。
大头主要是学官和吏员的,临时工们的份子加一起也不到二百两。
赵安其实也明白这些人送钱除了规矩如此外,就是希望能在他这个新校长眼中留下好印象,避免被裁员。
只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他赵校长压根没有裁员的打算,甚至还打算增加岗位。
现在府里四百多个学生配了一百多工作人员完全不合理,怎么也得配两百多工作人员吧。
马上借读的学生就多了。
多配点工作人员用于全方位保障学生利益,是不是很合理。
校长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有省学政衙门下发的,也有知府衙门发来的,更多的是下面州县学的请示报告。
主要集中在府试这一块。
之前府试主要是江教授负责,现在负责人换了,下面的办事人员肯定要过来请示新教授关于府试有无特别补充的地方。
赵安能有什么补充,无非萧规曹随,该签字就签字,该盖印就盖印,一切按前任和知府衙门商定的办。
闲暇之余也在充电进修,就是阅读过去扬州府试的相关考卷,因为他这个校长不仅要全程参与府试,还得充当阅卷的副考官。
正副考官意见加上参与阅卷的其他“房师”意见,终合下来就是该考生最终定等的参考标准。
既然要给出书面意见,赵安肯定不可能在人考生卷子上写什么“知道了”、“不错”、“可以”之类的评语,又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所以就得参考前人智慧结晶。
说白了,就是偷抄以前阅卷官的评语。
如此,不就显得他这个副考官学问大么。
也是留了心眼的,尽找些三十年前的旧卷来看,因为近几年的评语容易被人发现,要叫扬州官场知道他赵校长连个阅卷评语都要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