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清妖 > 第二十章 县令说话的不行

第二十章 县令说话的不行(4 / 5)

有诸多不解,或者说诸多不适,季师爷索性给赵安说了一个让他目瞪口呆,甚至是闻所未闻的事实。

那就是大清朝廷是允许县衙涉足地方特色产业的,也就是允许县令经商。

“本县只是向制布作坊们收一些验货费,你可知别地怎么做?不说远的,就说那丝绸业最兴盛的浙江,当地的丝绸生意全部是被县官插手的,以致一个个县官全是当地首富...”

季师爷说的“插手”是以两个方式体现,一是直接把原来的商家逐出行业,县官派家人经营;二是不管商家愿不愿意,县官都要入一份干股,坐在衙门就有钱进账。

为此,甚至有不少商家被当地的县官用各种由头治的死去活来。

如此一比较,甘泉县只是向作坊主收取检验费,简直就是活菩萨的作为。

“学生真是孤陋寡闻了,”

赵安承认自己还是受前世影响太多,总以为自己在不断突破道德底线,没想到大清朝的官场压根就没道德。

“是不是觉得这当官的太不是东西?”

季师爷笑了笑,“告诉你,我们这县尊大人已经算很好的了。你可知我上次的恩主是如何弄钱的?义赈!”

“义赈?”

赵安心想这是好事啊。

还是想的太简单。

季师爷上次服务的那位江西县官,一年至少要搞三次义赈,表面是救济贫困的好事,实则借机敛财,一次义赈下来少说都是万儿八千两入账。

就这,还落得为官甚好的名声,老百姓夸,上级衙门也夸,结果一任未满就升知州了。

你说气不气人?

“你还年轻,许多事不明白,往后见多了自然就懂了。这官真不好当啊,朝廷每年给县令的俸禄和养廉银就那么点,县令这边上下打点的各项开支却是以万两计,”

季师爷以一幅过来人的样子提点着赵安,“就说我们这位县尊大人吧,去年光是给制台大人就送了一万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