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一个接一个的《港岛交易所公告》如同精准落下的铡刀,骤然斩断了股价的疯涨势头:
“南华纱厂主要股东变动公告:小林天望先生以自有资金于公开市场购买南华纱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达5%,现成为公司主要股东及新任董事……”“永利塑胶主要股东变动公告:小林天望先生于日前收购……”“远华玩具主要股东变动公告……”
公告一出,犹如泄洪闸打开。高乔浩的执行团队严格遵循指令,一到5%,所有大额买单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市场清楚看到——那位“股神”买够了,目标达成了,不会再买了!
失去了最强大、最持续的买盘支撑,那些被透支了未来预期的空中楼阁瞬间崩塌。获利丰厚的聪明钱和恐慌的散户如同惊弓之鸟,夺路而逃。股价立刻如断崖般直线跳水,甚至跌破启动前的位置。前一天还在欢庆财富翻倍的股民,眨眼间就可能看着账面浮盈全部蒸发甚至陷入深套,哀鸿遍野。
“天杀的!又停了!”“不是说好的跟着小林生有肉吃吗?怎么一买到就甩手不管了?”“根本不管我们死活啊!跑!快点跑!”“来不及了!跌停了!我的棺材本啊!”“这根本不是炒股,是赌他还要买多少啊!”
市场的情绪在林火旺的“指挥棒”下,于极度狂热与极度恐慌的两极之间剧烈震荡。
就在这股“小林概念股”掀起的资本狂潮与踩踏惨剧交替上演之际,《亚洲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加粗的标题抛出了一颗威力更大的舆论炸弹:
一周二十席!小林天望不计成本,只为‘董事’虚名?
报道详尽罗列了小林短短几天内染指的近二十家公司的名称。这些公司持股比例均刚过5%,他借此成功跻身董事会,涉及行业五花八门:传统纺织、塑胶、制糖、玩具、电子元件乃至小型地产开发公司。
文章毫不讳言地指出,小林天望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