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报纸,拿起精致的骨瓷咖啡杯,对旁边的管家轻声道:“后生可畏,但根基未稳便急欲登台,此乃大忌。
小林天望这条过江龙,性子太急,我知道他的想法。
瞄准霍家斗,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与地位嘛!
霍家根深,岂是小风小浪可撼?而霍家只要真正开始动手,一只手就能把他按死在香江的海滩上……”
言语平淡,内心却已悄然对小林天望盖了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印章。
九龙城寨边缘逼仄的阁楼里,一个昨夜还兴高采烈和工友讨论《龙jump》多好看的小青年,此刻对着邻居借来的报纸,沉默地盯着那刺眼的“零”字。
原来这个小林天望也不是想象中那样“大晒”(了不起)的富豪。
他摸了摸口袋里省吃俭用存下准备去报刊亭买新一期漫画的几个硬币,一种淡淡的失望混杂着被报纸权威说服后的茫然涌上心头。
原来报纸上说的也不全是真话?
之前那么大的声势,竟然全是……假的么?
那种盲目跟风式的崇拜,瞬间矮了几分。
无论是市井喧嚣之地,还是华堂暗室,这轮铺天盖地的舆论轰炸效果立竿见影。
小林天望这个几日前在港岛民众心中犹如一颗耀目新星的名字,其高度在无数人脑海里急剧下坠。
仿佛昨日环绕其身的聚光灯骤然熄灭了大半,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根基浅薄的异乡商人身影。
那些关于《亚洲日报》如何锐意创新的谈论,关于《龙jump》如何颠覆传统的赞誉,此刻都被笼罩在“无根浮萍”、“空有噱头”的巨大疑云之下。
他的身份和地位,在港岛大众的集体认知中,仿佛被一把无形的钝刀子,狠狠削掉了一大截。
霍震挺站在窗前,俯瞰着脚下繁忙的街道,视野尽头似乎能看到那个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