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颔首,随即加重了语气,
“找到他!
告诉他,《明报》的大门为他敞开。
他想要什么,稿酬、名气、连载版面……只管提!
只要他来,我给的条件,绝对让他无法拒绝!”
王阳心中盘算着《明报》能给的最高稿酬标准,知道老板这次是铁了心要挖人了。
金庸再次拿起《亚洲日报》,目光落在报头那个略显青涩的“小林天望”照片上。
照片里的年轻人眼神锐利,带着一丝初生牛犊的锋芒。
金庸无声地叹了口气,这声叹息里,既有对后生可畏的赞赏,也有对市场格局可能剧变的深深忧虑。
他指向报纸上那几篇引发全港轰动的报道和策划:“这《亚洲日报》出世的三板斧……招招致命啊。
第一斧,利用港姐冠军有力争夺者柳茹梦,与霍震挺和他自己的绯闻内幕制造全城话题,吸引眼球。
第二斧,完全别开生面的时政与经济新闻分析,竟然能用如此条理清晰的大白话,把他国时政对港岛普通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说得如此透彻和明白。
第三斧……”
他用手指重重地点着“黄易”、“项少龙”、“《寻秦记》连载”这几个大字,“祭出这部神作级别的奇文,彻底将热度转化为黏性,将好奇变成依赖!
这不仅仅是办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歼灭战!
那些所谓的港岛本土大报,什么《东方日报》、《星岛日报》,被他一个人一把火烧得晕头转向!”
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传来的隐约车声。“不到二十岁……才不到二十岁啊!
王阳,你说,若非他背后真有高人指点,单凭他自己,何以能如此老辣果决?
每一斧劈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