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师笑手中格挡,脑子却下意识的思考起来。
傅源行云流水的又是一剑,无视裂开的虎口,眼睛盯着对方,口中道:“儒家的德,跟道家的德,看似一样,但有着本质的区别!
儒家的德,是有所指的德行,是由礼而来的规范跟操守。
道家的德,却是万物其本身的性质!老子著《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老聃贵柔!老子执水德,因为水的性质为柔!
那你告诉我,流云剑,执什么德?”
袁师笑本能的格挡着进攻,没心思去反击,只是脑子里下意识的思考着,口中道:“流云剑,是观气象万千所悟的手段……”
观气象?
傅源若有所思,口中却继续道:“《礼记》有言,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道家也有言:太德弃德,是以尊德。大德丢德,是以贵德。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持德,是以无德。
流云剑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剑?流云?气象?归根结底,流云剑的核心在于“德”!”
嘴里说着,傅源却趁着袁师笑只顾思考,没有反击的关头,将刘老头传授的剑法,一一施展开来,同时不断变化,引导了袁师笑去格挡,去行炁。
功与法,道与术,德与行,连起来才有了“功法”,“道术”,“德行”!
刘老头只教了剑法,却没教行炁之法,所以于流云剑而言,傅源只学了“功”,却没有学“法”!
但此刻,眼前却有了一个传法的。
当然,袁师笑不可能去教傅源流云剑的“行炁”之法,但傅源自己会学!
得了“诚”,傅源便能通过眼睛去观察,通过手中的剑去感受……去学习袁师笑的行炁之法!
作为流云剑的传人,袁师笑的“功法”已经成了本能,傅源行了“功”,她就会下意识的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