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注意。
于是傅源就成了小学一年级的班长……安抚一群小鬼,也是对身心的历练吧?
傅源没有拒绝,虽然被吵得头都大了。
第一节课什么都没教,只是老师引导孩子们:“大家长大后都想做什么呀?”
好具年代特色的教学!
这算不算是“立志”?
儒学里的立志,好像有两次,第一次是入学立志,为了什么样的志向而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劝学”。
“老师,我要做科学家,为老百姓做贡献!”
“老师,我要做警察,为老百姓除暴安良!”
“老师……”
第二次立志,就是学以致用,将所学应用,以达到自身抱负,也就是人生目标。
三十而立,三十岁学有所成,开始立志,为人生理想而奋斗。
终究是影响了两千年的儒学,就算断了传承,还是有很多东西被刻进骨子里,融入了血脉中。
“老师,我要做一名医生,为老百姓治病。”
“老师……”
自己的志向是什么来着?
好像已经立过两次志了……为“养浩然之气”而进学,为“天地立心”而奋斗。
学习,是为了养出“浩然之气”。
养出浩然之气,让浩然正气充沛天地间,让天地随我意志而动,我心即天心!
说白了,学习的目标是养气,人生的目标是修行。
“傅源小朋友,到你了。”
傅源站起来,道:“老师,我要做老百姓。”
前世的梗落在如今,只有教室里一片茫然,小朋友们面面相觑,显然是不懂的。
“噗嗤——”
老师是个年轻的小姑娘,此时捂着嘴,努力憋着,却怎么也憋不住,笑的脸蛋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