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采访经过就不提了,全都是一些正确废话。
拍完照片,领钱闪人,两位记者还有别的采访任务。
记者和班主任一起离开,严校长把陈贵良喊住,跟自家长辈似的说:“高三下学期,学习任务重,你还适应不?”
“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都很好。”陈贵良好像在答非所问。
严校长赞许道:“相比高二的时候,你成熟了许多。”
陈贵良道:“人总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
严校长更加满意:“自主招生考试需要的个人资料,学校已经帮你准备好了,你们刘老师下午就给你。决定好读哪个大学了吗?”
“还在等清北的消息,他们需要开会讨论。”陈贵良说。
严校长道:“月底有一些媒体要来。普通的采访,效果可能不好。如果开记者会,又有些小题大做。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古文功底?”
陈贵良仔细想了想:“我在多媒体教室,讲一堂语文课如何?既展现学校的软硬件水平,又能凸显自己的古文功底。”
“怎么讲课?”严校长来了兴趣。
陈贵良说:“老师和学生,自愿来多媒体教室听课,那些记者也坐在下面旁听。围绕语文课本的错误来讲,肯定有话题性,记者们也觉得新鲜。”
严校长诧异道:“语文课本有错误?”
陈贵良点头说:“《滕王阁序》有一句注解错了,导致学生对整篇文章都理解偏差。”
严校长道:“你详细说一下。”
……
关于提升陈贵良话题度的契机,是《西华都市报》那篇文章吗?
不全是。
真正的契机,来自高考和招生改革!
官媒已经领会到上面的精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抛出教育公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