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谈。
不易行文。
足足思考二十分钟,陈贵良总算动笔,他直接把这则寓言扩写为神话故事。
小鸟是一只昆仑山的玄鸟,但昆仑仙宫已经破败,西王母也不见踪影。它听说万里大洋之外的瀛州,可以学得成仙之术,于是它跨越神州和大海一直飞翔。
昆仑之雪在它羽毛上结冰,猛烈的罡风把它的羽翼撕碎。它抓了一截枯枝扔到旷阔无垠的大河,想要停歇却差点被弱水淹死。
传说中的仙女们给它送来祝福,玄鸟艰难振翅飞到海边。鲲鹏在这里都搁浅了,虬龙正在海底悲痛惨叫。百丈高的黑浪拍来,鲛人都在泣血,海市蜃楼也被巨浪拍散。
写着写着,陈贵良停笔。
他感觉感染力还不够,文字很难描述那种仙幻世界。
而且,寓意也不深。
只是寻仙吗?
玄鸟可以是“我”,寻仙可以是“追求知识报国”,残破的昆仑仙宫是“正待复兴的中华民族”。
但如果用正常文笔书写,很容易变成空喊口号,读起来假大空非常尴尬。
要不用古文?
又或者直接写古体长诗。
古体诗的格律自由,不严格要求平仄、对仗和押韵,非常适合没有工具书的时候写。
陈贵良立即把刚才的稿子,归纳要义改写为古体长诗。
删删改改,折腾一个多小时。
反复读了几遍,陈贵良感觉非常满意,但又害怕评委们看不明白。
真就有可能看不明白!
尤其是80年代成名的一些作家,他们用白话文写文章非常牛逼,但古文功底恐怕比高中生强不了多少。
甚至还不如现在的高中生。
这么说吧,此时就连《滕王阁序》,语文课本都有注释错误,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