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传给了阿应。
阿应,你去告诉书院的学子和先生们,要帮申国公说话。雍王让御史台骂咱们,他是不可靠的。”裴应的父亲如此说。
但裴应的叔叔、堂伯堂叔们不同意。
“郑家蹦跶不了多久,郑太后罪孽加身,她虐待皇帝、谋杀郡主,这两样大罪足够国法处置了她。
郑家这时候想要帮衬,并不是与我们结盟,而是想拉替死鬼。”裴应的二叔,也是裴家世子说。
他看向裴应,“你还太年轻,书院的印章交给我。阿应,你只管读你的书,这些俗世琐事,我会打理好。”
其他人不同意,尤其是裴应的父亲。
外书房争执了起来。
老太爷治丧期间,因雍王府和申国公府皆派了女客来吊唁,裴家的人心就乱了。
裴应看着他们,又想起了他母亲嘉鸿大长公主。
母亲有野心和能力,把裴氏壮大繁荣;余下这些人,一个个贪婪自负,无人有实干。
任由他们折腾,裴家声望全毁、祖父落得身后骂名。到头来,不是做了雍王的踏脚石,就是郑家的。
凭什么呢?为他们权势牺牲的人,着实太多了。
裴家老太爷停灵二十一日。
裴家诸事还没有理清楚,大家都不想老太爷下葬,需得把利益分明白了。
这段时间,萧怀沣只做了两件事:第一,让御史台把嘉鸿大长公主的旧案翻出来骂,提醒世人裴家的真面目。
第二,吏部有个考功司,设了几十年,一直都形同虚设,官员都只是混口饭吃,萧怀沣突然安排了一名叫谢筝庭的人去考功司当差。
考功司另外设置了官员,提高了俸禄,换了最好的办差公房,同时放出话,今年秋季要科考取仕。
因建宁侯府倒台,有些官员萧怀沣罢免了,郑氏一派官员又总告假,萧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