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既震撼又无比好奇。
可惜由于时间太短,再加没有合适的向导,阿道夫在大明走马观花只是初步领略罢了。但就算这样也不妨碍阿道夫对大明的无比向往和好奇,由于王夫之不仅是大明的官员,这一次出使欧罗巴的正使,更是大明的学者,尤其是在初步了解了大明科举制度后,阿道夫个人对大明这个先进制度极为推崇,更对王夫之这位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成为官员,还能够进入大明学者最为推崇的翰林院任职的学者而无比敬佩。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阿道夫在为王夫之解释欧罗巴的情况同时,也会向王夫之诚心讨教大明的风俗、礼仪、政体等各方面问题,甚至有时候还会谈及关于学术、诗歌、书画、音乐这些话题。
王夫之渊博的知识让阿道夫佩服万分,随着双方接触的时间越久,不仅各自都有极大的收获,还成了不错的朋友。
此外,双方还相互学习了各自的语言,现在的王夫之已能用简单的法语和德语同阿道夫进行交谈了,至于郑鸿逵在其中也学了些,但他的语言能力不如王夫之,交谈起来磕磕绊绊,只能勉强沟通。
反而阿道夫倒有几分语言天赋,汉语学的不错,一口生硬的大明官话在每天的交谈中越来越是流利。
随着阿道夫的到来,三人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先从这该死的天气谈起,又聊到了即将抵达的果阿。
果阿这个地方,阿道夫来的时候曾经路过,它是葡萄牙王国在这个地区的殖民地首府,也是葡萄牙从欧罗巴到东方航线路途中最重要的补给地之一。
不仅是葡萄牙的船只在来往东西方航线都会在果阿停泊,进行补给和休整,就连其他欧罗巴的船只也会在此停泊。此外,还有阿拉伯人的海船也会来到果阿贸易,不过阿拉伯人一般只能抵达果阿,并不涉足继续前往东方的航程。
“这是为何?天方人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到我大明可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