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九百九十章 考题

第九百九十章 考题(4 / 5)

了,更有了些为君者的判断和狠辣。

朱敏澜的观点和态度虽然对朝鲜不是什么好事,可从大明角度出发却是合适的选择。尤其是他不仅关注到了朝鲜之变对建奴的影响,还关注到了朝鲜政局问题,甚至包括朝鲜问题的根本所在。

朱敏澜说的对,如果大明要吞并朝鲜问题不在于李氏王朝的王室,而在于朝鲜的贵族和世家大族,这些群体才是朝鲜的根本。

只要这些群体在,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必然会拼命维护,国王可以换一个,可他们这些人在朝鲜的实际利益却是不能损伤的。如果朝鲜王朝依旧存在,他们就能继续维持之前的体系,一个个轮流执政,分享这块大蛋糕。可一旦朝鲜被大明吞并,别看许多人表面上对大明忠心耿耿,可实际上所谓的忠心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却难说的很。

为了自身包括家族利益,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看见这个情况出现。所以当大明意图吞并朝鲜的时候,这些人必然会反对大明,哪怕许多人之前把大明称为“父母之国”也是如此。

一句话就能形容,宁为鸡头不为牛尾,这些人所关注的仅仅只是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家族的富贵延续罢了。一旦成了大国子民,他们再也没了之前的特权,这是无论如何都容忍不了的。

而朱敏澜恰恰就看到了这点,建议让朝鲜继续乱下去,甚至期望豪格能在朝鲜高举屠刀,把这些群体借建奴之手彻底铲除。等到这些人全部铲除,或者已不成气候的时候,那么就是大明的机会到来,没了这些根基,朝鲜就成了大明的囊中之物,要拿下来后再吞并就容易的多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敏澜判断的没有错,行事也果断和毒辣,这是为君者必须的素质。看着自己这个已经成人的儿子,朱慎锥心中很是欣慰,子比父强,这是每一个当父亲所期望的,虽然往往说皇家无亲情,皇家父子提防,兄弟相残的情况在历史中比比皆是,可大明却是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