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亲王负责。此外大清的政治格局还和大明不同,大清是以八旗立国,八旗才是大清的真正根本,而八旗中派系林立,哲哲虽然身份贵重但不直接掌控八旗,哪怕小皇帝顺治名义上掌控着上三旗,可实际上真正的控制权却在他人手中。
这个所谓的他人就是两位辅政亲王之一的多尔衮,多尔衮在成为辅政亲王后利用手中职权再加他在八旗中的实力影响力不断增加,眼下多尔衮已从排名第二的辅政亲王成为实际排名第一的辅政亲王了。
而另一位辅政亲王济尔哈朗根本就不是多尔衮的对手,道理也很简单,别看最初济尔哈朗排在多尔衮之前,但济尔哈朗并非努尔哈赤之子,而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而他的兄长是当年的二贝勒阿敏。
阿敏是怎么死的?这在大清不是什么秘密,正是被皇太极下手弄死的。虽然阿敏死后,皇太极对济尔哈朗反而有所重用,因为济尔哈朗对自己的忠心甚至让他担任了镶蓝旗的旗主,可实际上对他是既用又防,从未真正信任过济尔哈朗。
而且之前八旗内部的反叛事件,济尔哈朗也被牵连进去,甚至受到了皇太极的惩罚。后来济尔哈朗小心做事,又表现出对皇太极的忠心耿耿,这才让皇太极放了他一马。
顺治登基后,哲哲等人选择济尔哈朗为第一辅政亲王主要是看中了他的身份和地位,因为济尔哈朗的出身缘故注定他绝不可能对皇位有半点威胁,而且作为爱新觉罗氏的一员,济尔哈朗又是自己人,所以这样的人放在辅政亲王的位置上用起来比较放心,还能利用他来牵制多尔衮。
但谁也没想到济尔哈朗这个家伙也许是被当年阿敏的事给吓破了胆,原本是想让他牵制住多尔衮,可他明明是第一辅政却在朝堂上步步退让,存着自保的心态,不敢得罪多尔衮。
而多尔衮却和济尔哈朗不同,在阻止了豪格继位之后,他在八旗内部的影响力更进一步,再加上当了辅政亲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