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都督府,把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的职权从文官手中拿回来。可惜的是因为文官集团的力量过于强大,再加上已到手中的职权怎么可能轻易交出,所以几任皇帝都没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且勋贵中可堪用人也寥寥无几,仅凭皇帝根本就做不到,无奈只能退而求次,最终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除去勉强和文官一起掌控京营外,再无其他权力。
因为这个原因,许多武将身上的五军都督府的官职中所谓的左右都督全变成了虚职,而实际兵权全部在文官集团手里。这种情况直到朱慎锥入京后才开始改变,因为朱慎锥是用武力上位,他本身就掌控军队,手上还有一支强悍的新军,文官集团根本拿朱慎锥毫无办法,更不可能插手新军事务。
入京后朱慎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京营,把原来的京营结构全部打散,留着京营的空架子另起炉灶,由新军协助重新整编。最终现在的京营已和以前完全不同了,虽然京营的名头还在,可已成了彻头彻尾的养老场所。
京营的实际力量已全部转移到了新军方面,从京营中挑选出来的士兵包括中下级军官通过整编组成了新军的一部分,用这个办法这才把京营的军权彻底拿回来。
此外,警察司的设置也是这个目的,通过警察司不仅能解决掉部分军权问题,还能就此改变大明已不堪重用的卫所制度。而且警察司名义上只是负责治安,但实际上却也是一支军队结构,可以说朱慎锥手里的警察司等同于后世的警察和武装警察的结合体,这样一来兵部就无法插手其中了。
吴襄在这些将领中官职最高,资格也最老,所以朱慎锥把总参议府右总参议的职务给了他。这个职务等同于副总参谋长,负责总参议府的实际工作,而左总参议的人选朱慎锥早就考虑好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周安民。
现在周安民已不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了,自从朱慎锥安排他从锦衣卫退出来后,都指挥使就交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