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严重罢了,而最终这种事也以矿监税监扰民,欺压地方激起民变为结局,地方官找了几个倒霉蛋当替罪羊,而那些被打死的矿监税监和派驻官员却白白丢了性命。
一旦张锡钧揭开了这个盖子,接下来必然引起动荡,万一这些人为了遮掩罪行铤而走险,弄不好张锡钧也被他们给害死。
张锡钧向来谋定而后动,行事极为谨慎,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而且他虽身边有锦衣卫的保护,可靠这些区区锦衣卫一旦事闹大了根本就派不上太多用处,再加上这件事牵连甚大,他必须要找一个能确保自己万无一失,同时也能拉拢和利用的盟友,这样一来魏国公就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魏国公徐弘基再怎么说也是大明勋贵,而且根据调查魏国公府和地方官员包括士绅集团没什么瓜葛,徐弘基这人向来小心谨慎,为避免朝廷猜忌从不和外人打交道,平日洁身自好,从不参与其他事。
这样一个和地方没有瓜葛的人,又是大明勋贵,手里还掌控着军权,自然是最合适拉拢的人选。而且现在大明南方各省和中枢貌合神离,朝廷已有意通过此事整顿南方,彻底把南方收归掌控之中,那么魏国公就尤其重要了。
一旦魏国公徐弘基站在朝廷这边,彻底投效永明皇帝,接下来的事办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就算地方乱起来有徐弘基帮忙也能强压下来,同时更能确保张锡钧等人的绝对安全。
不过拉拢徐弘基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老家伙别看年级大身体又不好,却是老奸巨猾之人,张锡钧拜访的时候徐弘基明明已经猜出了张锡钧的用意,却始终装聋作哑不搭他的话,让张锡钧无可奈何。
可张锡钧也不是普通人,他自然也有对付徐弘基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小公爷徐文爵在,徐弘基的身体不好,年龄又大,看样子应该活不了多久,一旦他去世,那么继承魏国公爵位的只能是徐文爵。
而勋贵的爵位继承是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