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八十六章 武学

第八百八十六章 武学(3 / 5)

业军人学校,而且王族、贵族包括平民都可以进入这样的学校学习,完成学业毕业后再进入军队服役。

比如英国,比如法国、德国都是如此,彼得大帝后的沙皇俄国也是一样,这也导致了西方各国后来武德充沛名将辈出的原因,而中国要走到这一步那是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时候了,因为洋务运动的缘故,这才有类似的武学产生,但真正被称为近代军校的那要算1912年才诞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了。

现在朱慎锥准备提前近三百年在大明搞类似后世的军官学校,这个意义是极其重大的。在文官集团看来,这无非就是皇帝想通过武举揽军权的方式,毕竟当年正德皇帝开武举就有过这样的意图,天启皇帝也尝试过,就连崇祯皇帝之后和东林党翻脸为了内外战争缘故也试图重开武举加强军力,现在朱慎锥所做的同样也是一样。

但他们不会想到朱慎锥要做的和传统武举完全不同,因为传统的武举和文官科举是不一样的,武举从诞生之初就和普通科举相差甚远,要知道普通的科举几乎是用国家力量在投入,从上至下推行。

朝廷有礼部负责科举,除去礼部外还有其他部门协助,另外还设立太学、国子监等等,至于地方,从省到县都有官方负责科举的官员,省内有提学官,州府有府学教授、州学教喻、县学训导等等,再加上地方主官往往还承担科考的主考官,此外民间还有各类府、州、县的学校、社学、书院和大量的私塾存在。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础,科举才能成为覆盖整个国家选士的方式,读书人也能通过科举一步步从童生、秀才、举人考到进士,最终鱼跃龙门当上官员踏入仕途。

但武举就不同了,武举可比不上普通的科举,武举在民间根本就没基础,之前朝廷所进行的武举名义上是武举,实际上只不过是从勋贵子弟和将门子弟中挑选人进行考试罢了,所考的内容也很简单,除去普通的文章外,就考弓马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