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惊心

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惊心(4 / 5)

件事,那就是去长公主那边说给皇帝纳妃的勋贵中有一人正是太康伯夫人,张嫣的父亲张释之就是太康伯,这个太康伯夫人不就是张嫣的母亲么?

如果说这些勋贵去找长公主说这件事是因为太康伯夫人挑唆的呢?想到这徐静秋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如果真被她猜中了,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可问题这种事一直拖延也不是一件事,作为皇帝朱慎锥总不可能只有后宫她一人吧?朱慎锥始终还是要纳妃的,这个就算拖延也只是一时,这事终究要解决。

除去朱慎锥外,徐静秋还想到了另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自己的长子朱敏澜现在已是太子了,按照制度太子十六岁大婚,朱敏澜离满十六岁已不到两年的时间,太子的婚事总不能耽搁,这可是件大事,作为母亲的她在太子妃的人选上要小心了。

不光徐静秋在琢磨这事,朱慎锥也在为这件事为难。

朱慎锥心里也清楚拖延是不可能的,纳妃一事终究会提上日程,就算他再不愿,朝廷的文武百官也不会逼着他纳妃充实后宫。

而太子妃也是一样,用不了多久或许就有人会跳出来拿这件事来说,而且朱慎锥也无法拒绝,所以在这两件事上朱慎锥已有考虑,只不过一直没真正下定决心罢了。

大明的后宫和其他王朝不同,在大明开国之初为了拉拢勋贵,大明皇帝包括太子和皇子皇女成婚的对象都是勋贵之家,比如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娶的是常遇春的女儿,永乐皇帝朱棣娶的是徐达的女儿,仁宗娶的是指挥使张麒的女儿,至于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就更不用说了,全部都是勋贵之女侯伯门第。

但自仁宗之后这个情况就发生了微妙变化,仁宗的张皇后是指挥使之女,虽也是开国功臣之一,却已不是显赫的勋贵之家。

而到了宣宗就更不用说了,宣宗先后的两个皇后胡善祥和孙氏都非勋贵之女,一个是光禄卿胡荣的第三女,另一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