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七百四十六章 文武之争

第七百四十六章 文武之争(4 / 5)

晋武拱手道:“臣以为陈大人的计划听起来不错,如能以守代攻步步为营之策援救,这办法虽笨了些,但成功的可能性极大。臣身为京营总戎,愿领兵前去辽东,救援锦州!”

“不可!”王晋武的话音刚落,杨嗣昌就开口反对,王晋武顿时眉头一皱,神色不悦。

杨嗣昌道:“王帅坐镇京师不可擅动,而且此次救援锦州需调集各地兵力组成援军,王帅虽是总戎,却只是一军之将,按朝廷之例,当选文官统帅三军才对,故由王帅领军并不合适。”

“杨大人说的极是。”这个时候温体仁也顾不上和杨嗣昌的恩怨了,附和道:“此次救援锦州同上次长城之战不同,如不派选文官统领恐怕镇不住各地骄兵悍将,尤其是在辽东作战,关宁军向来骄横自大,外将去了辽东实在不妥,依臣之见,当派一员重臣为帅最为妥当。”

“臣附议!”张至发是温体仁说什么他就是什么,何况这件事他的态度和温体仁是一样的,觉得如果让王晋武再一次统兵的话万一打赢了,那么王晋武不仅是地位再次稳固,更可能直接成了大明军中的第一人。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武将地位就不断下降,文官开始抬头,到崇祯年间,文官统兵已成了惯例,尤其是辽东那边,无论是最初的熊廷弼还是后来的王化贞,或者孙承宗和袁崇焕,这些人哪个不是文官的?

如果王晋武去统兵,直接就打破了文官统兵的传统,而且这一次和长城之战完全不同,当初长城之战是朱慎锥刚刚入京后不久,他的监国之位还没彻底坐稳呢,再加上长城之战是在关内的蓟州镇,离着京师不远,王晋武统兵的主要兵力组成又是朱慎锥的新军,那时候朝野上下袖手旁观者不少,更有不少人打算看此战的结果再判断是否要真正投靠朱慎锥,这才有了后来的情况。

长城一战使得朱慎锥的地位稳固,也让王晋武在军中名声鹊起,更进一步成了宁山伯。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