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慎锥问道。
“各家商议时就做了准备,随时可以开始。”亢有福回道。
“宜早不宜迟,你马上通知山西那边吧,早点进行,也能早些收益。”
亢有福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询问开海事宜,因为朱慎锥之前说过要在山东开海,并指示他在山西和晋商商谈的时候适当作为条件作为谈判筹码,亢有福已把消息放了出去。
当晋商得知朝廷要在山东开海,并以商行的模式来进行对外贸易的时候,晋商群体对此事的热衷甚至超过了边贸。
要知道海贸的获利实在是巨大,边贸虽然也获利不小,但边贸主要是和蒙古人贸易,蒙古人虽迫切希望通过边贸获得大明的诸多物资,可大多数蒙古人其实并没什么钱,他们的贸易基本只是以物换物的贸易方式,大多是用牛羊马匹这些,又或者皮毛等来进行贸易交换,这些东西虽是好东西,但也比不上实在的金银重要。
可海贸却不同,大明朝在初期的时候海贸异常兴旺,尤其是成祖朱棣时期郑和下西洋更达到了高峰。
大量的货物经过海船出海贸易,换来了无数金银珠宝和海外特产,一趟出海获利可以达到数十甚至上百倍,哪怕海贸的风险比边贸大许多,商人们依旧络绎不绝,争相出海。
可惜宣德年后,大规模的海贸朝廷就禁绝了,可实际上禁绝的原因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提出禁绝海贸的是文官集团,而那些文官集团大部分又都是南方人,他们之所以这么干的真正目的并非是要杜绝海贸,而是要通过朝廷来进行海贸的垄断,在表面上禁绝海贸,不允许官方甚至民间出海贸易,可实际上在南方当地,比如浙江、福建、广东这些沿海地区,这些文官集团背后的家族却垄断了海贸利益,私下出海,从而谋取暴利。
这种情况的发生导致大明名义上没有了正式海贸,纵横四海的郑和大船队也就此消失,就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