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六百六十章 关宁军的心思

第六百六十章 关宁军的心思(3 / 5)

初的孙承宗的操作是建立在对辽东全面经济封锁,背后又有着朝廷全力支持,尤其是魏忠贤在财政方面的全力支持,这才有当时的战果。

可之后袁崇焕登上了蓟辽督师的位置,孙承宗对辽东的封锁策略遭到破坏,再加上皇太极继位后不仅通过从大明的走私获得了巨量的物资,打破了大明对当时后金的经济封锁,还通过攻打蒙古,联合科尔沁和察哈尔各部驱逐了林丹汗,从而改变了整个局面。

这时候,大明的财政也因为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的缘故发了变化,朝廷连税都收不上来,何谈满足辽东战事庞大的军费开支呢?一直以来,自崇祯登基后开始,辽东军费就严重不足,军费的不足自然也就导致了宁锦防线的无法维持,就连关宁军的战斗力也下降许多。

试想,关宁军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既要维持军队作战,还要保证防线的稳固,甚至还要收复辽东,这怎么可能做到?而且崇祯皇帝对辽东尤其关注,根本不顾实际情况令关宁军不得丢失一城一地,更不能畏敌避战,这样一来每当皇太极领兵来攻的时候,关宁军明明知道打不过,却又不敢撤退,只能硬着头皮孤军驻守最终被围,从而被各个击破。

之前祖大寿在大凌河之败就是如此,难道打了一辈子仗的祖大寿不知道大凌河是守不住的么?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可面对崇祯皇帝的强压,他只能冒险死守大凌河,最终落了个弹尽粮绝突围无果,只能假借投降麻痹对手,只身逃回的下场。

而现在朱慎锥给了他们战场自主权就不一样了,一旦开战无论是吴襄还是祖大寿都能有战场灵活自主的权利,能守则守,守不住战术撤退也没问题,不用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哪怕丢掉了前沿防线问题也不大,关键是要守住山海关,只要山海关在手,皇太极攻不进山海关就没问题。

这个权利可是破天荒的,让吴襄和祖大寿惊喜无比,他们都是打了老仗的人,当然清楚一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