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元化出谋

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元化出谋(3 / 6)

兵西行,翌日抵达遵化附近,正当赵率教前脚刚刚抵达遵化,还没搞清楚什么情况的时候,已在遵化附近的八旗兵主力突然就出现了,两军迎面碰上,赵率教见此大惊,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他只能仓促应战。

这一仗打得根本没什么准备,赵率教的部队数量本就不多,而且一路急行军又没做休整,军士更是疲惫不堪又是步兵,当八旗主力出现后,军中士气大跌,虽有赵率教身先士卒迎敌,可根本不是八旗的对手。

开战仅仅不到小半个时辰,冲锋在前的赵率教就中箭坠马而亡,主帅一死,全军瞬间崩溃,最终覆灭。

赵率教的援军在遵化城外被歼,遵化城中守军见此再也没了抵抗的念头,连援军都没了,他们哪里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八旗围攻?很快,遵化城的明军开城投降,巡抚殉国自杀,遵化就此落到了皇太极的手中。

拿下遵化,蓟州方面的明军只剩下蓟州城内一支孤军,皇太极直接控制住了从蓟州到遵化一线,以遵化为据点开始休整,同时派出手下军队四处烧杀抢掠。

几日后,蓟州那边的情况传到了辽东,袁崇焕接到赵率教阵亡和遵化失陷消息后顿时知道大事不妙,他最为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这根本不可能是建奴和蒙古人的小股部队,而是皇太极的主力八旗。

蓟州到遵化一线的丢失,导致明军在辽东的布置完全没了作用。无论是山海关还是宁锦防线,其防备的都是建奴在辽东的八旗,布置在辽西走廊一带,遏制住对方通往关内的要道。

原本只要建奴攻不破这道防线,关内就安然无恙。可现在不一样了,皇太极不正面和你打,偏偏通过蒙古草原绕道而行,直接从蓟州突入长城之内,这样一来导致大明在辽东的布置彻底失效,哪怕防线再稳固也根本不起作用。

此外,蓟州和遵化一线离京师很近,如果快马的话最多两三日就能抵达京师附近。这意味着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