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远在山西的宗亲却也知晓了他的大名。
之后,魏忠贤又留意到周安民之前办了一件大事,亲自带人剿灭了闻香教教徒,避免了一场闻香教的叛乱。这个功劳可不算小,可惜周安民的运气实在不好,前脚刚把功劳报上去,万历皇帝后脚就驾崩了,接着泰昌皇帝也只干了一个月,随后就是天启皇帝继位……这几件事连续一出,锦衣卫内部焦头烂额,周安民的论功行赏居然就这样不了了之。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周安民心中对锦衣卫上层有些怨言,又不甘心这份功劳被埋没。在魏忠贤看来,如果这份功劳确实,那么凭这功劳周安民别说晋升小旗了,哪怕就是当总旗甚至试百户也是没有问题的。
可现在打听下来,周安民连小旗的职务都没,只是给了他一个轻飘飘的“权”小旗的临时职务。如果这个事落到自己头上,以魏忠贤的脾气也是忍不住的。
既然上面如此靠不住,心中怨恨的周安民也没其他门路,在得知魏忠贤和客氏在天启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后,孤注一掷用这种方式来交好自己另选门楣也是很正常的选择。
不过魏忠贤也感慨,周安民这家伙不仅脑子灵活,胆子也不小,更有几分魄力。他一个区区驿丞和锦衣卫的校尉,居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两来做这事,一般人可办不到。
一时间,魏忠贤对周安民不仅起了好奇心,同时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哪怕周安民这么干是出于他交好自己的目的,可毕竟他干这些事的时候自己还没入司礼监呢,在这种情况下周安民就有如此眼光能看好自己,花大本钱押注他魏忠贤,这让魏忠贤很是骄傲自得,也对周安民多了几分赞赏。
魏忠贤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更明白这些权利的来源是谁给的。要为天启皇帝办事,魏忠贤目前面临的对手不仅是在宫里,更多的是在宫外,尤其是在朝堂之上。
等到彻底解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