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上为其立一篇赋。
这里储存的大多都是‘史料’,不能丢弃。
留存在库中,以备查询。
最近千百年来的江阴县的人情世故,无不记录在其中,极为珍贵。”
崔明远解释道,
“清理书库,最大天敌是蛀虫。
库房中的典籍,有大量的才气,最容易吸引来蠹虫。
若是《江阴县志》出现破损,字迹被蠹虫啃噬一空。
那这段相应的‘史’,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世间再也无人知晓,过去千百年曾经发生过什么!”
说着,崔典吏给众童生,分发清理书籍的工具——鸡毛掸子、尘刷、笔墨。
“没有办法,将典籍封存,杜绝蠹虫?”
江行舟好奇道。
“没办法!
蠹虫卵是天生长在竹简内,随着典籍一起进入书库。
它们从虫卵孵化之后,便会撕咬典籍,果腹、修行。只能每年惊蛰之后,蠹虫苏醒,定期将其清理!”
崔明远摇头。
“记得天授五年,有蠹虫噬尽了《漕运志》的末三章,那年的税银短了足足三万两。....这笔账目没了详细的出入记录,从此无法追查!”
崔明远翻过书架阁库的一卷《漕运志》,神情有些无奈。
“有些蠹虫,
还偏爱吞食‘财税'、‘刑狱'之类的诸卷,
也不知,要替谁遮掩什么...?”
话音未落,
崔明远将一卷《江阴县志》翻开,泛黄的竹简间爬出一条半透明的蓝色蠹虫。
拍在地上,抬脚碾过青砖,“吧唧”绽开一滩靛蓝汁液般的虫尸。
他文位低,官位小,也不敢去深究。
这里面的水深,指不定就牵扯出某位上官,或者门阀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