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郑叔谦所言“教不了”,乃是实情。
他负手笑道:“他若参加府试,考秀才,有几分把握?”
“以江行舟的学识之厚,郑某看不透。
纵然是上舍的童生中,恐怕也少有人能与之抗衡,考秀才当无问题...无非是甲等,乙等之别!”
郑叔谦道。
“甚好,不过府试在仲夏。现在刚过惊蛰节气,也不急一时。
府试之日,他若是能在秀才再次拔得头筹,秀才案首!...又是一桩震惊江州府的大政绩!”
蔡巣沉吟一番。
按照郑教谕此番描述,江行舟的实力深不见底,在府试中,考二连案首,还是有几分希望的。
一旦如此,离【三连案首】,便只差一步之遥。
当今大周圣朝的朝堂上,唯一的一位【三连案首】,颍川陈氏中书令陈大人,尚且在三省尚书任职。
若能达成,江生从此简在帝心,江阴县也有望出一位大周圣朝朝廷的三省大员。
蔡巣深吸一口气,道:“这数月之间,对他好好砥砺一番!...你我赖于升迁的政绩考评,恐怕要在此子身上了!”
这或许是他此生最大的官运,必须郑重。
“是,蔡公!”
教谕郑叔谦拱手,心头一热。
学政蔡巣若是因政绩升迁去江州府学,他也有机会在县学更进一步。
这对县学众官吏,皆是一场机缘。
“再过十余日,便是春分节气。
你且告知外舍和上舍,安排一场春分小考!
考核的内容,就[草木皆兵]吧!
以江行舟等三十名新晋童生为一方,
再挑选上舍三十位老童生,双方以傀儡兵对垒!胜者春分考评为上等!”
学政蔡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