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
吾辈文士追随先圣,不畏艰难,奋力前行!”
随蔡巣念完祭祀颂词,随后向在场的一千余名蒙生宣读县试的流程和规矩。
江阴县的整场童生县试,一共考三场。
第一场为正场,以文庙圣典为本,写命题[字诀文术]一篇。
录取较宽,文理通顺者可过,辞句支离破碎者黜落。
考完之后当场揭晓考试成绩,留下前三百名蒙生。第一场未过关直接淘汰,不能考第二场。
第二场考初级,写命题[短赋]一篇。
监试加严,凡墨污卷面淘汰,严筛前一百名。
第三场为终场,写命题[诗]一篇。
考核难度最高,定榜前三十名,录县学童生名册,从此享受大周圣朝的俸禄,月领廪文粟米三斛,可随时着青衿入县文庙,谒圣悟道。
并且排出童生五甲和童生案首,给予特别嘉奖。
所有命题、诗、赋皆有一定格式,不能犯庙讳、御名、及圣讳。
考卷纸张,有红线横直道格,另发素纸两张以起草之用。
考生不得将答案写于密封线外,违者作零分处理。
卷面有坐位号,交卷后,胥吏当众弥封姓名,并将答案封存在纸袋内,上交给主考官阅卷。直呈主考批阅。
县试三场所有卷宗都要存档,以备府官的核查,所以必须是书面写。
县试时限,日升开考,日落锁院,不给烛火。
...
清晨下了一场小雪,县学院在就被衙役清扫干净。
江行舟背着一副沉甸甸的考箱,拿着自己的一块[甲字七号]考牌,来到自己编号所在考舍。
县学院内有一千多座临时搭建的考舍,一排排整齐,都是十分简陋木板草棚阻隔寒气,一丈长宽,大小均座北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