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点便只能放在一号基地。
沈姝璃将岛上所有会雕刻刻字的匠人都集合起来,调度到种植基地这边暂住。
其他四个组则都在其他基地,就地请基地人干活,省的干活的人来回跑。
沈姝璃将各组所需的材料在空间里全部准备好给他们分下去。
第二天,五个小组便将各自项目的制作流程给制定了出来。
第三日。
开始准备各项准备工作,将所需的各种工具道具全都准备齐全,且开始尝试制作。
大家为了求稳和掌握经验,基本都是按照书籍中的步骤谨慎制作的。
随着时间流逝。
半个月过去。
五个项目已经进入了正轨。
各项目人手也越来越熟练,效率也越来越高。
但有些东西是无法着急的。
比如墨锭。
材料是需要沉淀静置许久,甚至需要一年半载时间,才能保证质量的。
而纸的制作是最快的。
苏云山设计了一套半自动化的能节省人力的机器。
且一次性就能制作出10米x2米的巨大纸张来。
但做成的纸需要贴在室内的火炕上用低温慢慢晾干水分。
这个纸张的规格是按照军营宿舍中一面最大的火炕尺寸设计的。
基本上前面一张纸做好,晾晒的那张纸基本上八成干了。
把半干的纸拿掉后放在其他地方继续晾干水分,腾开地方后继续晾晒刚出水的。
为了增加效率,这样的半自动化机器一共制作了十台。
其他项目组就没有办法用机器减轻负担了,需要人工亲力亲为。
沈姝璃担心进度,没少给各组帮忙。
例如造纸项目。
树皮竹子等材料的处理加工,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