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将祸国殃民之事栽赃到了君王身旁貌美的红颜身上。
她一向对这类说法嗤之以鼻。君王若是心内耽搁朝政,沉溺于享乐犬马之中,又干无辜的女子何事?
可是现在王诩正在如日中天之时,却突然开口想要封山,她却不能不疑心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削弱了王诩的雄心大志,翻涌上来的也是急切与自责。
王诩微微一笑道:“奴儿,你可记得我以前教你的一个戏法?”
莘奴微微一愣,看见了王诩拿起了树枝与小石,便脱口而出说道:“可是箭靶戏法?”
王诩笑着点了点头。
原来在莘奴十岁时,王诩说要带她看个戏法,领她来到一处空地。空地前面百步外立着一个箭靶,箭靶前面十步置着一把弩箭,地上乱七八糟地放着手指粗细,半丈长短的木棍和一些兔皮织就里面塞上麻团的拳头大小的圆球。木棍在中间被箭矢插在地上,只能两头移动。
王诩将最近的圆球轻轻踢了一脚,圆球滚动着撞到了一旁的木棍。木棍的另一端便移动起来,又拨动了一个圆球,圆球便又撞击向下一根木棍。就这样,圆球和木棍互相撞击,最后一根木棍引动了弩箭,箭矢射出击中了箭靶。
这样的把戏连环相扣,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将那时的小奴儿逗得是哈哈大笑。又叫嚷着自己也要试一试,王诩当时但笑不语,只让她自己试几次。
可是小莘奴将圆球和木棍摆好后,学着王诩的样子将圆球踢出。可是木棍和圆球传了几次便不动了,射不出弩箭。莘奴仔细研究了半响,方才醒悟道圆球和木棍的位置都是需要仔细衡量的,这样才能保证每次圆球都能撞到木棍,而木棍也会击出圆球。
这把戏看似别人摆弄起来简单,可是真要实施起来却需要精准的计量,否则便要功亏一篑。
那时足足用了一天的功夫,莘奴终于也能通过麻球和木棍将箭矢射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