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执行力。
夏国在本土,用了七八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全民教育,培养出了两千万工程师,数亿文化素质合格的产业工人。
而岩石文明,通过分段学习,交叉拷贝,用了不到二十天时间,完成了夏国语言和文字的系统的全民普及,接下来,预计再有十五天左右时间,就能把岩石全族点到夏国高中毕业生的知识水平。
“我们已经把这种能力想象的足够夸张了,但这种基因层面的知识传导确实有些不讲道理了。”
看到陈漠有些匪夷所思的表情,余均同志翻开了笔记本:“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们已经可以进行教育分科了。”
“按岩石族接受的教育层次,已经满足成为符合工业化标准的产业工人的基本条件,不过,因为现在食物储备量已经下降到了红色警戒线,接下来,不能再维持全民化的进一步普及教育了。”
“经过顾问团的测算,建议接下来将通过选拔方式,安排部分岩石族人分别进行几个理科大类的深入学习,培养一定数量的中高级技术员和工程师。”
好吧,知识复制并不是完美技能,它存在两个显著的缺陷,首要的问题就是非常消耗能量,也就是需要大量的食物。
没有夏国前一段时间海量的粮食和设备输入,不可能支撑的住几十亿人口的知识承接消耗。
甚至一度,岩石族还想节约点粮食,缩小受教育群体的规模,夏国顾问团给出了一个明晰的答案:“我们需要的就是争取时间,不用考虑那么久远,打赢了这一仗,以后你们永远不用担心饥饿的问题。”
于是,利用这个最好的契机,岩石族主动全盘接受了夏国文字和夏国文化的传承。
第二个缺陷则更为麻烦,因为在接受这个知识的过程中,缺少了学习,思考,消化,运用的一系列过程,所以这种传承过于死板,缺乏创造力,而且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