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为什么要自刎殉主?”
步六垂下眼,脸上夹带着落寞。
“他是将军的义子,和将军感情很深,这小子可聪明了,读得书又多,我们给家里的书信,都是他代着写的。”
感情再深,也不需要殉主。
叶东的死有蹊跷。
晏三合在心里做了个记号,又问道:“将军的变化,应该是出现在永和八年的九月左右。”
步六点点头,“晏姑娘,事情如果不是从后往前推,我根本看不出将军有什么变化,他藏得太好了。”
“不是他藏得好,而是你和他离得远。”
晏三合看着他:“说说吧,你都推断出了哪些不对劲。”
步六灌下一盅茶。
“我不知道自己的判断对不对,晏姑娘姑且听着。第一个不对劲,永和八年九月初一,朝廷突然派了一位监军到北地。”
“监军?”
“顾名思义就是监查大军,有的还会带来陛下的圣旨或者口谕。”
“朝廷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派监军下来?”
“一般在战事受阻,或者连连打败仗的情况下,朝廷才会派监军下来。”
“你们当时呢?”
“当时战事还算顺利,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只输了三次,将军对我们说过,过年前一定让我们回家吃顿团圆饭。”
吃团圆饭,就意味着打了胜仗,班师回朝。
换句话说,郑玉老将军对战事是有明确预判的。
晏三合:“朝廷派来的监军是谁?”
步六:“先帝心腹大太监严如贤。”
严如贤?
晏三合听到这个名字,没有半分吃惊。
永和帝赵霁很多的重要事情,都是这位大太监出面料理。
晏三合:“严如贤带了圣旨或者口谕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