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谋定而后动。
刚进私塾,陆时很是有些新鲜感,毕竟自己读书是野路子,上不了台面的。
一年后,他就觉得这书念得是……越来越没劲儿。
什么狗屁先生,文章做的还没他好呢。
那些书生们更是一个比一个弱,别说一挑几了,他一个打所有人,都绰绰有余。
于是,他就天天逃课去外头玩。
六合县就那么屁大点地方,没什么好玩的,他胆子也大,一个人坐了摆渡船,往金陵府去。
有个仇,他还没报呢!
十里秦淮生春梦,六朝烟月荟金陵,那是何等销魂的一个所在。
他混在茶肆,听说书先生讲奇闻异事;
他坐在游舫上,看妓女弹琵琶,唱江南小曲儿;
他坐在金陵府国子监的门口,看来来往往的书生高谈阔论,意气风发……
他觉得很羡慕,心说早晚一天,自己也要过这样销魂的日子!
四少爷在国子监读书,听说书读得不行,小乌龟倒是睡了一个又一个。
陆时这会已经懒得打打杀杀了,直接写了封信,寄给书院的先生,严厉地指出读书人好玩男风,是伤风败俗的行径,若书院不处理,便有违孔孟之道。
两天后,四少爷灰溜溜地回到陆家,至于后来怎么样,他压根一个字都不想打听。
陆时在金陵府游荡了整整六天后,做出了一个惊天骇人的决定——他要去京城。
茶肆里,说书先生说的是京城高门里的趣事儿。
游舫上,客人们是从京城来的,官话说得倍儿正。
国子监门口,书生们聊的是京城的国子监。
京城,天子脚下,百官云集,高门林立,那是天下读书人,做官的人都向往的地方。
这个决定,发生在陆时十四岁零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