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不够出色——包括他的学徒约克。
不到一年时间,从凡人触摸神秘,于掌心展现秘术三角,成为正式仪式者,面对血肉摇篮的邪教徒,参与了布里斯托尔的地狱惨案后幸存…
林林总总。
天才是一方面。
命运又是另一方面。
在神秘这条路上走得越远的人,就越相信命运——它无法被人为修改,所谓‘「命运」道路的仪式者戏弄命运’的说法,实际上,也正是这个世界齿轮运转啮合的一环而已。
就像圣者黛丽丝一样。
每个时代,都会有世界需要的人出现。
——彼得·赫勒不认为自己的猜想完全正确,但他活了这么久,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最后都完美契合,成为那无数庞大齿轮中的一环。
这让人敬畏,也让人恐惧。
“我并不清楚你踏在什么样的道路上,罗兰。但我希望,你能坚守自己的理念,直至死亡,都不要因为任何人偏移、更改它。”
彼得·赫勒无论怎样说话都让人舒服,这不单纯是相貌的作用。
“哪怕有违真理。”
“不仅真理,罗兰,”老绅士笑出皱纹,仿佛看穿了罗兰话语背后藏着的妖怪:“哪怕违背审判庭的教义,圣十字的教义,或这世界上绝大多数教派的教义——唯有坚持自己的人,才值得尊重。”
“就像我从来不同德温森或刀刃一样讽刺邪教徒。我不认为他们的思想和信仰出了什么问题,只是,在我面前,他们必须化为灰烬而已。”
彼得·赫勒看中的不是信仰,而是立场。
「审判庭里的渎神者真不少。」
-
的确。
-
能坚持十年还留在这里的,恐怕没有几个对教会抱有好感了。
「我是说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