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返回。值得注意的是,这封信里预先放了两便士。
作为寄信的费用。
‘这先生,或那机构绝对真诚,同时,也绝对不缺钱。’
这是收信人的一致共识。
几百封,或许有上千封。
寄信人绝不缺钱。
除此之外,信尾还注明了一段话:
‘我们对扰您生活深表歉意。作为报偿,我们在收集数据的同时,将会把您的钱用于一类新兴的、绝对私人的远洋贸易投资,并在实验结束后回报您至少一倍以上的利润。’
‘但我必须提醒您。’
‘这不是一项高回报的生意,也不该被认为是生意。’
信件中的用词十分讲究,无论开头还是结尾落款都遵循了圈子里的规矩:
这人即便不在伦敦,家世也绝对显赫不凡。
这是这些收信人的第二个共识。
一些人觉得是个趣事,差仆人寄了信,也放了几个便士。
没想到数天后,回信里竟多了两个先令。
信中表示了感谢,并期望收信者留下那两个先令,作为‘投资回报’——这很惊人。
没错。
但凡精明的,就一定会发现这投资时间、比例和回报绝对足够惊人。
后来,得了两先令的人再次回信,询问是否可以‘增加投资’——
结果不出所料,被拒绝了。
正如信上所言:‘我必须提醒您,这不是一项高回报的生意,也不该被认为是生意。’
他被拒绝了。
但…
精明人也不是没有。
不少得知这事的,在第一次就寄出了十几或几十镑。
数日后,那机构果真返还了双倍。
‘什么样的投资能有如此高昂的回报?’
对于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