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演练正式开始,出发!!”
伴随着罗耀武讲话结束。
直升机开始缓缓升空,随行的参谋团,根据制定好的机动预案,下达指令。
钢铁洪流开始行动。
从陈默的视角只能看到,原本在地面按照统一队形机动的战车群,不断转向分散,侦察连,后勤连,工兵连按照预案,有些随队,有些独自出动。
坦克营三个连队,被划分三个机动路线。
但这种划分并非按原来编制,或者说胡乱划分之类,机动预案商量了一夜,都是按照完整火力分组进行。
比如说坦克营一连,陈默当初代为指挥过的连队,九辆坦克脱离队列后,主战坦克炮塔统一斜角30度,装甲步战车,自行火箭弹车缀在后方。
每三辆战车之间,还会跟一辆由77式高射机枪构成的防空火力网,对准半空。
保证机动分队具备远程和防空的能力。
其他连队,比如说远程火箭炮连,高炮连,榴弹炮连,同样被坦克营穿插着组建成新火力分组。
从不同的方向出发。
这属于协同机动的一种。
从会议室看,似乎这些机动都挺容易。
但陈默心里很清楚,这种执行力,除了陆院实验过多次,积累下来的经验之外,每个跟随连队出行的参谋。
恐怕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了。
他们需要一边下达指令,一边和主战连队进行沟通,不断的记录机动数据,移动位置。
善于机械化作战的军官,都有一个普遍存在的意识。
那就是认同机械化战争,属于客观的力量博弈,喜欢并且习惯搞藏兵那一套,是高级将领最擅长的基础指挥手段。
只要利用好敌人的误判,可以在某些时态阶段,发挥对战役的致命一击。
陈默看过以前实验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