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每一位幕后,每个人都觉得很正常。
只有李明洋和老吴感觉不正常。
太慢了!
李明洋设想过无数情况,演员不听话,沟通有问题,设备太老旧,天气不好……
万万没想到棒子所谓精英幕后竟然那么草台。
布景太慢,可以说是慢工出细活。
轨道设计,走位设计,灯光设计,镜头设计……全靠个人经验。
也就是说每一场戏都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设计和实拍才能达到要求。
户外光线是多变的,有时候调好了,光线变了,怎么办,明天那个时间点,接着拍!
剩下的时间干嘛?讨论剧本……
这么拍确实能拍出好的效果,但有些事情,明显是多余的。
比如灯光调好了,让他去确认。
老吴去还不行,必须他去。
轨道运镜测试好了,他满意了,负责轨道的幕后给他一张表格,让他签名。
凡事都要他过目,凡事都要他认可,
正式拍摄,李明洋觉得能过了,演员却觉得不太完美,想重拍。
不让还求,鞠躬是家常便饭,跪下来的都有……
有时候一条要拍十几遍……
经过这五天的时间,李明洋算是发现了,棒子这边电影圈都怕背锅……每一个人都力求自己做到最完美。
然后特别听导演的话。
这样电影失败,导演就全责了呗。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棒子这边的电影,基本上是四大电影公司投资的,被开除,或者除名,那真就完犊子了……
运气好点,还能去拍电视剧,拍mv,运气差点,什么都拍不上,被整个行业除名。
比如登陆之日的导演,好歹拿过棒子年冠,直接就除名了……
李明洋本来是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