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得准?”
看着姚玉固陷入沉默。
他沉声道:“可我们如果趁机立下功劳,有了从龙之功,在朝中有了话语权,谁还敢随意拿捏我们?”
是那叶枭败了呢?你想没想过,那可能就是灭族之祸!”
姚玉固满脸凝重。
姚德斌深吸一口气道:“若是之前,我真的会担心这个问题,甚至说,在我看来,那叶枭,本就是必败的局面!
可是如今战事开启,天武皇帝以二州之力,抵御朝廷和楚军儿不露败相,不正是看出其能力不凡,麾下兵精将广?
再得景州,其声势更胜,岂有败理?”
他拿起桌上茶水,喝了一口道:“更何况,此事若成,乃是滔天之功,将来我姚家说不定便是封侯封伯!如此机会,冒些风险,难道不值?”
他无比认真道:“四叔,机会千载难逢啊!
你要知道,一旦大定,便如同现在一般,再想要在朝中立足,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
而且退一步说,你想没想过,我姚家不做,陈震还可去找别人?
这件事情,可不是非咱们姚家不可!”
姚玉固目光闪动。
不得不说,姚德斌的话,很有道理。
正常情况下来讲,想要在朝廷立足。
只有两条路。
无非便是从军或者科举!
从军,那就需要在无数战阵中厮杀而出,更是需要建立偌大功勋。
才有可能封侯拜将。
是那么容易的吗?
不知多少人,死在了这条路上。
至于科举,同样艰难。
天下英才何其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便是真的高中,还需要经历不知多少年的官场争斗。
甚至可能祸累宗族。
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