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贺家父子俩虽然满足岁月静好,但被家主和少主看重,被认可才学,还是去书院这种承载文气之地,心中还是欢喜的。
父子俩收拾一番,次日便前往入职。
没几天,两人就多了黑眼圈。
事务太多,书院创办团队除了洪老爷子,其他那些名师大儒都上了年纪,总不能什么事都扔给老人,他们作为小辈,理当多分担些事务。
每天坊门开启便出门,直到晚上坊门关闭之前才匆匆赶回。
回到家也是早早睡下,太累。
赵姑姑:“……”
总觉得,事情并非他们所想的那么单纯!
她想给自己一巴掌。
让你多嘴!
还有温故!
她决定,以后有温故在场她都不说话!
温故那小子,究竟是好心,还是黑心?
……
甭管有多少人念叨自己,温故一切照常。
回到自己地盘,给坊里的吏员和劳工们些许鞭策。
待严寒过去,坊中事情很多,工地也会忙碌起来。
冬季严寒时,各个工地虽然停工,但歆州的伐木运输可没停多久,下雪之后利用坡地和雪道,拖回来大量木材。
歆州的木材,这个冬季又积累不少。
工匠们在家里做预制件,等开工了可以直接用上。
安排了景星坊的事务,温故又去庆云坊给道长和工匠们派了点活儿。
庆云坊少了一批烧玻璃的工匠,窑也要改,还要再招一批烧陶瓷的,这边的窑接下来要烧陶瓷。
当然不是什么都亲力亲为,温故列了任务计划,交给新提拔的管事们去负责。
老一批的管事已经升职去了赵家的工坊做事。
新管事们干劲十足,毕竟升职加薪、更有安全保